河北新闻网

邯郸邱县力推“棉麦连作”促增收

本报讯(郝付军 刘洪涛 李建伟)日前,在素有“冀南棉海”之称的邱县“棉麦连作”实验区,笔者看到一片片刚拔完棉杆的试验田里,新播的小麦已经钻出了新芽。去年通过“棉麦连作”技术尝到甜头的邱县南辛店乡大河套村农民宋义勤高兴地介绍说,他已经从去年的试种变为了今年的“全播”。正是邱县在农业种植上实施的粮食安全“大战略”,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像宋义勤一样从徘徊观望变为了积极种植。

邱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小县,棉花是该县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该县常年种植棉花45万亩以上,是国家级优质棉基地县,名副其实的“棉花之乡”。由于该县多数农民长期以来一年只种一茬棉,“地荒半年,人闲半岁”。导致小麦种植面积很少,靠棉花换粮食吃,很多村成为口粮“进口村”。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结合邱县实际,审时度势,提出了发展“棉麦连作”种植模式的工作思路,即由一年一熟的单纯种棉模式转变为棉花小麦一年两熟的复合种植模式。该模式在既不打断农民种棉习俗,又不影响农民植棉收入的基础上,多收了一茬小麦。”邱县县委书记乔朝英介绍说,这样既保持棉花生产的传统优势,又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在推进“棉麦连作”种植模式创新上,为提高农民试验新型耕作模式的积极性,该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出资50万元用于“棉麦连作”生产的补助和奖励。同时,该县农业部门筹资150万元对“棉麦连作”示范方内农户给予每亩1袋复合肥物化补助,并从拔柴、深耕到播种镇压实行统一服务指导,有效调动了周边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为帮助农民搞好技术指导,该县农业部门安排32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各分包一个重点村,实行面对面、零距离指导田间管理技术。在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上,该县扎实开展“百名技术人员驻村包方培训十万农民”活动,确保每个农户拥有一个技术明白人,努力提高农民种粮技术水平。截至目前,该县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已下村指导520人次,组织全县示范户集中培训5场次,现场指导286场次,接受技术咨询4630人次,培训示范户1650户,指导群众24000余人次。

“棉麦连作”的耕作模式改革带来了喜人变化,在破解“粮棉争地”难题的同时,使“粮棉双丰收”在单一植棉县里首次变为了现实。今年以来,该县10.78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22.4公斤,比上年增加55.4公斤,平均增幅达到15.1%;总产45524吨,比上年增加2.3134万吨,增幅50.81%,夏粮单产增幅、总产增幅位居省市前列,被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夏粮生产先进县”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同时,在棉花种植上,该县采取农户自育和合作社集中育苗相结合、麦棉移栽和麦棉双直播相结合等多种模式共发展自育苗户1208个,育苗123.28亩。高标准谋划建成1000余亩棉麦一体化高效栽培示范区,共计发展麦茬棉1.5万亩,棉花平均单产156公斤以上。

邱城镇南寨村农民张学民高兴地说:“去年通过‘棉麦连作’我家2亩地多收小麦800多斤,一亩棉花也得四五百斤,算下来每亩比过去至少增收四五百块钱!”而南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彬说,全村4000多亩耕地,3000多亩实现了“棉麦连作”,经济效益十分喜人。

截至目前,该县今年已新增五万亩棉麦连作示范田,按照平均亩产400公斤计算,全县明年预计增收小麦2000万公斤以上。棉麦连作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邱县正在由口粮“进口县”变为粮食“出口县”。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静超】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