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90后教师张爽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上海小孩
河北新闻网
2012-03-07 11:03
来源:邯郸日报
责任编辑:王静超
【字号

本站搜索

    本报记者 佘志娟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我和患者的一种缘分,是我们的幸运。通过我的血液能让他的生命再次绽放,也是我的荣幸。这将是我这辈子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3月5日,馆陶县欢迎张爽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归来仪式上,张爽的一席话引得全场阵阵掌声。

    张爽,1990年出生,是我市馆陶县馆陶镇安静村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张爽之所以能做出这一义举,与她父母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她的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有善心,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7年她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学校组织献血,她和舍友都积极参加了,但因为她还不满十八周岁,没能如愿。

    2008年,学校再次组织献血活动,这次比上次多了个造血干细胞采集。那是她第一次接触捐献造血干细胞,短暂的了解后,知道现在国内干细胞库存量较少,很多白血病患者都是没能等到配型就死亡了。采集干细胞对自身没有任何伤害。于是她和舍友们一起采集了5ml的血样,正式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11年毕业后,她成了馆陶县房寨中学一名教师。同年10月11日,她正在备课时,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石家庄分库的通知,说她与上海一小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问她是否同意捐献,还给了她三天的考虑时间。“当时我很惊讶,真有人与我配型成功,这种配型成功的几率可只有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就毫不犹豫地回答了‘同意’。”张爽扶了扶眼镜说。

    当晚,她就把这事跟母亲说了。看着她那瘦小的身体,母亲说啥也不同意。第二天,远在外地的父亲打来电话劝她不要捐。她耐心地给父母解释,说她只是去救人,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什么伤害。能救人一命,我们为何不救呢?父母了解后开始支持她。接下来再次抽血,进行高度配型,配型成功就可以捐献。在几个月的等待后,2011年12月14日,她接到通知,配型成功,下一步体检,体检合格就可以捐献了。“接到通知时我很激动,万分之一的事让我赶上了。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将会有一个人会有和我一样的血液。我的生命在另外的地方,将会再次绽放。”说到高度配型,张爽笑了。之后,她又进行了多次体检。

    2012年2月16日,是确定的捐献时间,她在父母的陪伴下如约抵达石家庄,在省四院进行采集干细胞。18日至21日每天打一针动员剂,21日晚上加了一针。也许是因为年轻,她没有常规的发热反应,只是22日早晨腿有些酸痛。因小患者的体重比她还重,别人只需要采集一次造血干细胞,而她却采集了两次。2月23日,张爽凭着这份坚强,成为河北省第10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俗称“捐髓”)。她让上海白血病小患者绝处逢生,重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现在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提倡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虽然捐赠之前的准备工作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在采集完成后,这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消失,不会给身体留下任何的副作用。”张爽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她的身体状况很好,所以她希望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

    据悉,为唤起全县师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参与公益活动,馆陶县教育系统将学习张爽老师优秀精神,与爱县教育、学雷锋活动相结合,让“爱心行动”在全社会展开接力。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