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村民锄地时挖出千年大龟背

来源:邯郸晚报  2013-07-08 15:33:47  责任编辑:田士威

图为挖掘出的龟背。杜爱峰 摄

    本报讯(记者 燕妮)村中很多年未见过野生的乌龟,当村民王先生从自家地中刨出90厘米长的龟背时,村民纷纷赶来看稀罕。经过近一个月的研究,龟背之谜渐有解答。魏县文物所表示,初步判断是明代大运河改道掩埋的某品种龟的背甲,距今约1000至1500年。

    近日,董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6月4日下午,在魏县双井镇永东村,村民王先生在锄地时发现一个很大的龟背。次日上午,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得知消息,为进一步确认龟背的相关信息,便将其带回研究。接到线索后,记者立即联系了县文物所,又经过近一个月的辗转鉴定,目前,已对龟背有了初步判断。

    所长杜爱峰告诉记者,龟背发现地点是村民王先生家的一片庄稼地,近300平方米。这片地准确来说是一个大坑,今年春天时,因修路、盖房等原因,该区域被取过土,形成了低于地表约3米的坑。6月4日下午,王先生在坑里锄地,在距坑底约30厘米深的地方,挖出了龟背。经文物所工作人员测量,该龟背大概长90厘米,宽76厘米,高22厘米,近20斤重,呈灰褐色,有一块块的菱形花纹。

    杜爱峰向记者介绍,王先生今年已经60多岁了,在村里从未见过野生龟,村民中更没有饲养龟的。不仅村民,文物所的工作人员也十分不解,这么大的龟背是从哪来的呢?

    在文物所为鉴定四处奔波时,魏县的文物、历史、文化等相关部门的6位专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有了初步的判断。杜爱峰告诉记者,龟背发现于永东村东部,该区域曾是明代大运河流经的地方。专家推断,可能该种龟当时就存活于河底的水坑中。之后,本由西南方向东北方流淌的运河改道向南,河床逐渐干涸,该龟未能存活下来,便留在了河床中。明代中期,漳河水泛滥,携带泥沙将该区域覆盖,并掩埋了它。随着时光变迁,仅留下了龟背在河床中,也就是如今王先生家的庄稼地。

    对于龟背的年龄及品种,杜爱峰说,初步判断该龟背已经存在了1000至1500年间,是两栖动物。但专家经过查阅相关资料表示,龟的背甲最长的是72厘米,鼋的背甲最长的是76厘米,而海龟长到这么大需要100年的时间,这些情况均与挖掘出的龟背不相符,因此目前,还无法断定龟背的品种。杜爱峰说,文物所将继续探究龟背的秘密。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邯郸将开建二环路

2013-07-08 08:11:02

邯郸魏县民有湖一天夺四命 4男孩集体溺亡(图)

2013-07-05 17:19:48

”昨天下午2时许,邯郸市魏县民有湖发生一起多名青少年集体溺水事故,4人不幸死亡,一人生还。三小时后,5名男孩依次被打捞上来,紧急送往医院后,一人脱离生命危险,其余4人不幸溺水身亡。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