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新闻

邯郸“彩布拧台”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发展遇瓶颈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5-02-22 09:15:46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董源

邯郸“彩布拧台”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发展遇瓶颈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节期间,敲锣打鼓唱戏在很多地方常常见到。戏台、鼓楼这样的建筑,大多是竹木啊,钢筋水泥之类搭建起来的。但在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大隐豹村,村民们却可以用彩色的布匹仿造、拧扎而成各种各样的亭台楼阁,并且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观赏性,这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被形象的称作“彩布拧台”。

    彩布拧台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是指在木搭戏台骨架的基础上,采用各色花布拧扎成一个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的玲珑多姿的仿古戏楼。2008年,“彩布拧台”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大隐豹村真武庙也建立了“彩扎·彩布拧台”传承基地。尽管如此,“彩布拧台”在传承过程中也进入了瓶颈期。

    据村里的老艺人讲,彩布拧台已有多年历史,据传,最早是明朝冀南一带的豪门望族所搭建的灵棚,后被大隐豹村创造性地用彩布移植到戏台、楼阁,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已经完善。这种独有的民间工艺,在全国也不多见。凡遇太平盛世或丰收庆典,该村就举办此项活动。“隐豹拧舞台,大家一起来;隐豹拧鼓楼,人人有一手”。这是大隐豹村村民们,广泛传诵的一句顺口溜。走进“彩布拧台”的发祥地——大隐豹村真武大帝庙内。十几名村民站在搭好的“九龙壁”造型架子前忙活着。村民陈丽英拧扎彩布拧台已有8个年头了,为了带领新学员,她已经在一个月前开始着手准备。

    陈丽英:这个可费劲了,昨晚我熬到一点半。

    记者:像这个“九龙”需要几天?

    陈丽英:十几天!

    记者:几个人?

    陈丽英:十三个人。

    记者:喜欢吗?

    陈丽英:都喜欢,人人都喜欢!这是大隐豹村的公益活动,为了传承下去嘛!一代接一代的!这一批带领的都是新人 。

相关新闻

国家级“非遗”泊头六合拳走进中小学校 艰难复苏

2015-02-03 09:05:05

“它活下来了,过程却太艰难……”谈起泊头六合拳,54岁的石同鼎有些哽咽。2006年,包含泊头六合拳在内的“沧州武术”被整体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同鼎成为国家级传承人。

第四届河北省非遗保护理论成果奖揭晓 35件作品获奖

2015-01-30 09:46:15

日前,由省文化厅举办的第四届全省非遗保护理论成果奖揭晓,共有135件作品获奖。其中25件作品获一等奖,30件作品获二等奖,45件作品获三等奖,35件作品获优秀奖,13个部门获得优秀组织工作奖。

秦皇岛市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迎新年展览揭幕

2015-01-29 15:02:42

“小时候看过皮影戏,这次能在现场近距离观看皮影戏,感觉不错,小时候的那种记忆又回来了。本次展览由市文广新局、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市非遗保护中心、市群艺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