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名老知青回峰峰矿区后南台村重温友情(图)

来源:邯郸晚报  2015-07-27 14:44:11  责任编辑:王春锐

王和平拉住张英兰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老知青们送上满含深情厚意的锦旗。

    当年,风华正茂走进农村如今,激情澎湃重温友情

    “当年的知青,一个个都老了,曾经激情澎湃的岁月,让沉寂的山村热火朝天。”半个世纪前的7月25日,67名风华正茂的知青从城市来到了峰峰矿区新坡镇后南台村开始了他们艰苦奋斗的农村生活。今年的7月25日,37名已是花甲之年的“老知青”带着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再次来到这个熟悉的小乡村,和村民们共同联欢,回首难忘的岁月。

    25日早上8点,两辆大巴车从丛台广场出发,载着老人们驶向目的地。望着窗外的风景,很多老人们默默地擦着眼泪。当年的活跃分子米俊贤在车上高声唱起了知青们熟知的歌曲。一曲唱罢,一段悠扬的口哨,已经让时光瞬间倒流,穿越到半个世纪前。米俊贤说,他们当年下乡的知青有67人,如今有人已经去世,有人生病,今天来的只有37人。

    当大巴车驶到村口时,村民自发组织的锣鼓队、秧歌队就已经迎了出来。老人们被人群簇拥着向村里走去。“都老了,我认不得了。”67岁的村民韩长青推着电动车跟在队伍里。他向记者表示,他是1965年7月15日初中毕业的。10天后,知青们就来到了村里,他们帮着村里打机井,做了很多好事。因为年龄相仿,自然也成了好朋友。这个时候,他眼前一亮,“那不是知青张英兰大姐吗!”说话间,两位老人双手相握,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时,57岁的村民王和平也凑了过来,“英兰大姐还认得我吗?”“咋不认得。”张英兰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王和平才七八岁。当时知青下乡都是轮流在百姓家吃饭。每次轮到王和平家,他都会早早跑到知青干活的地里等着。王家人把最好的饭——红薯面面条拿给知青吃,而自己家就吃小米糠。村民与知青如同亲人一般。王和平告诉记者,当年知青大哥哥大姐姐们白天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就会教给他们这些小孩子学文化,大家在一起非常高兴。

相关新闻

邯郸峰峰:70余名下乡知青重返第二故乡重温当年岁月

2015-07-15 15:25:01

7月8日,七十余名下乡知青盯着烈日酷暑,一起回到50年前下乡的峰峰镇辛寺庄村,重温当年岁月,同叙乡情友情,共话新农村建设。

保定定兴老知青户口卖掉成黑户 已办理补录

2014-09-30 09:22:55

  近日,河北新闻网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保定市定兴县一老知青下乡后把户口卖了 至今没户口”的问题。保定市公安局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做出回复表示,当地派出所查找到了反映人原始常住人口登记,现已为其办理户口补录手续。

知青忆云南插队:睡床上看见星星 许多人当场哭

2014-08-23 16:39:04

“上山下乡”运动中,很多青年“满怀热血”地响应号召、主动投入到这场运动中,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满怀豪情下农村”,“紧跟统帅毛主席,广阔天地炼忠心”。知青最盼望的就是下雨,下雨天就组织学习、读报纸,不用上山劳动,所有人都欢呼“学习了”。

上海知青忆下乡劳动:同行1米8大个被累成便血

2014-06-15 15:07:02

核心提示:钟志端许是太累,竟便血如柏油,场部医院化验报告是四个“ ”,书记特准用拖拉机送他去三沙洪转乘汽车到南门港坐船回市区家中养病。我经常像摩挲古迹、摩挲文物般摩挲我的末代知青的经历,想望着和当年的伙伴们返归25连,为鸽龙港再疏浚一次河道。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