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年间石碑现身临漳 距今已546年

来源:邯郸晚报  2015-08-04 10:47:38  责任编辑:王春锐

图为村民发现的明代石碑。专家表示:具有史料价值

    临漳县地方志专家在该县北关村考察临漳县城历史变迁时,发现此处有一块石碑,是明代成化五年的物品,距今已546年。

    临漳县北关村村民李洪军介绍,1984年,村民在临漳县北关村北地修建蓄水池时,发现了这块石碑。当时人们不知这块石碑的来历,便运到北关村大队办公点保存了下来。经测量,这块石碑约高200厘米、宽64厘米、厚22厘米,通体青石质地。据明正德年间临漳县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临漳地域人口总数仅为25341人。据史书记载,明朝初期出现大规模的移民现象,从人数考证,移民后地处中原的临漳县人口依旧稀少。而从发现的这块石碑上,可以了解一部分缘由。碑文内容大多清晰可辨,碑文记载,洪武年间各州府县“昔为民未知何故而殁,其间有遭兵刃而横伤者”、“有天灾流行而疫死者”、“有因战斗而殒身者”等十余种。同时,碑文还写道,由于常年的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导致许多百姓死后无人祭祀,由此皇帝下发圣旨让各州府县统一祭祀这些

    无人祭祀的百姓。石碑上明确记载着立碑时间是“成化五年岁次己丑秋七月吉旦”,立碑人为“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知县袁义县丞李绘”。

    临漳县文史专家、地方志主编黄浩表示,这块石碑碑文清晰,保存完整,从碑文可知,当时由于战乱、灾荒、疫病等原因,导致河南、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百姓流离失所、人烟断绝,可以分析出当时中原地区人口稀少的部分原因,为研究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移民提供了佐证,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记者燕妮通讯员刘彬孙利文)

相关新闻

花木兰曾在河北戍边 有元代石碑记载木兰生平事迹

2015-07-29 09:01:33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全国各地一直在争夺“花木兰”。主要选手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等。2005年虞城县申报的“木兰传说”被文化部正式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邢台出土“粘始祖宗翰之墓”衣冠冢石碑

2015-07-05 20:47:34

7月2日,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孔桥社区出土一块清代石碑,长165厘米,宽65厘米,厚23厘米,其正面“粘氏始祖宗翰之墓”字迹清晰可见。在邢台孔桥社区,粘姓族人中一直流传着他们是金朝大将完颜宗翰后代的传说。

村民挖出明代功德碑 成黄骅博物馆馆藏最大石碑

2015-06-20 13:35:30

日前,黄骅市常郭镇常郭村村民挖沟时发现明代崇祯年间“重修韩村金沙镇华严寺敕修功德碑”。经考证,此功德碑距今约400年历史,目前,该碑已被黄骅市博物馆征集收藏,成为博物馆馆藏的体积最大的石碑。

任丘村民将清代康熙年间石碑捐给博物馆

2015-05-14 11:07:37

日前,任丘市梁召镇梁召村村民韩孝刚将一块保存多年的石碑捐献给任丘市博物馆。经鉴定,这块石碑是清代康熙九年重修玄帝庙时所立。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