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邯郸要闻

邯郸魏县:精准扶贫“摘穷帽”“拔穷根”

2018-01-17 11:38:54 来源:邯郸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5亩土地全部流转到了园区,扶贫资金入股,每年土地租金、分红5500元,在园区务工一年还能挣2万元。”日前,邯郸魏县博浩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沙口集乡北辛庄村村民常粹锋忙着在蔬菜大棚内采摘,股份合作让戴了多年“穷帽子”的老常有了稳定收入。

常粹锋摘掉穷帽只是邯郸市去年8.04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一个缩影。去年初,邯郸市制定全年实现7.5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邯郸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攻坚战的决心、毅力和措施,强力推进精准扶贫。一年来,全市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使我市8.04万贫困人口摘掉穷帽,实现稳定脱贫,超全年目标任务的6.6%。

“回头看”摸清贫困人口底数

对象精准是扶真贫、真扶贫的先决条件。据了解,去年8月中旬以来,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邯郸市各县(市、区)扎实开展了精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为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大名县从全县抽调2745名干部,组成549个工作队,深入到全县17万农户家中,严格按照省确定的“六不评”“五必看”“六优先”原则,通过“四入户、三公示、三告知、两评议、一比对”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确保“符合条件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通过精准建档立卡回头看,去年大名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609户、37618人,贫困发生率5.4%。

“回头看”之后,贫困人口识别更加精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为171543人,比“回头看”之前减少45159人、下降20.8%;脱贫人口规模进一步核准,全市2014年至2016年脱贫人口规模为253479人,比“回头看”之前减少115393人;198242名不符合条件人员得到清退。

“产业+扶贫”铺就致富路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扶贫支撑。

肥乡区东漳堡乡南赵村是贫困村,该区将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业相结合,大力发展菊花产业,形成“园区+企业+农户”产业扶贫新模式,不仅实现了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而且建成了省级美丽乡村,打造了“幸福南赵·菊花小镇”新名片。去年11月4日至5日,在金菊怒放之际,成功举办首届菊花文化节活动,仅两天时间客流量达到6万人次,签订菊花茶、菊花粉、菊花酱、菊花蜂蜜等“菊”字号加工产品意向价值600万元。

去年,邯郸市各县(市、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有力抓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家庭手工业、光伏扶贫产业等特色扶贫产业。一年来,我市贫困农村发展设施蔬菜、优质林果、林药间作项目累计达3111个;养殖项目1935个。特色种养业增收项目覆盖到86%的贫困户。鼓励支持贫困村利用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农业采摘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49个旅游专业村,全年接待游客824.6万人次,带动2445个贫困户增收1222.5万元。在贫困村和贫困户中大力发展服装加工、草编藤编、土纺土织等家庭手工业,培育了194个家庭手工业专业村,2.91万个家庭手工业户,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在贫困村共建各类光伏发电项目41816个,带动23672个贫困户增收。

此外,去年6月份以来,邯郸市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根本目的,以利用农村闲置土地、闲散劳动力等资源建设村级扶贫微工厂为重要抓手,采取“政府出资、外部援建、村级所有、引企入驻、就业增收”方式,送项目到村、送技能到户、送就业到人,发展乡村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带动群众就业,取得初步成效,建设扶贫微工厂近300家,带动62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

创新驱动防返贫稳脱贫

去年以来,邯郸市坚持创新驱动,在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减少贫困存量同时,重点关注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两类临贫易贫特殊人群,抓住致贫返贫关键因素,用改革的办法防贫堵贫,控制贫困增量,确保非贫群众生活质量不滑坡、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反弹。

去年7月,馆陶县、魏县启动精准防贫试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共核查实施医疗特别救助243人、217.8万元,教育特别救助236人、88.78万元。

2017年9月30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开展精准防贫工作的通知》,精准防贫工作在全市推开。

创新实施“4+4”健康扶贫,即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医生组团为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补充保险为贫困群众建立四重医疗保障,力争让贫困群众少生病、不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最大限度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构建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系

今年,邯郸市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圆满完成年度贫困退出目标,基本构建起完善、系统、稳固、长效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系,为实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继续动员全市上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大力构建“产业+就业”扶贫模式,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上实现新突破。推进现代农业扶贫,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园区。推进旅游扶贫,着力打造旅游专业村,培育旅游专业户。推进家庭手工业扶贫,培育家庭手工业专业村、专业户,有效增加贫困群众非农收入。推进光伏扶贫,集中式、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扶贫示范区。全面推进电商扶贫工程,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贫困县全部建成实体特色馆,基本实现贫困村高标准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大力促进就业扶贫,积极开展订单培训促进劳务输出,全面推行扶贫微工厂建设,促进就地就业。在产业扶贫中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参与扶贫产业开发与经营。(记者 佘志娟)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李珊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