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新闻>>邯郸新闻>>邯郸科教文卫>>

人民广播事业的奠基人温济泽安葬涉县

2019-04-08 11:43:08 来源:邯郸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温济泽、钱家楣和一岁的女儿温飚。摄于1949年

他的夫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播音员钱家楣的骨灰同时安放,沙河村西的山岭从此改称“记者岭”

2019年清明时节,涉县红色新闻小镇——沙河村西山上的槐树、榆树叶渐渐变绿,这片山岭从此改称“记者岭”,人民广播事业的奠基人温济泽和夫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播音员钱家楣的骨灰就安放在这里。墓地前竖立的两块石碑上刻着他们的女儿温飚撰写的碑文。碑文中写道:“父母生前对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涉县大地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对获西戌‘荣誉村民’的称号感到无比自豪和珍惜。今在西戌镇政府与当地多位乡亲的帮助下,我为父母在此立碑,愿父母一起安息在这片战斗过的土地上。”

温飚在父母的碑前

(一)

温济泽、钱家楣都是15岁参加革命,两人分别于1938年、1942年来到延安。温济泽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宣传部、中央研究院教书育人,研究著述。在解放日报任副刊主编期间,因编写大量面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受到毛主席的鼓励。1946年任新成立的新华社语言广播部(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在电台的制度建设、业务发展、理论探索等方面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人民广播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第一副总编辑,中国记协副秘书长,为人民广播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家楣随父冲破重重封锁来到延安,投身革命,先后在延安育儿院培训师资,到马列学院学习深造。1946年恢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时,调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为我党早期播音员之一,也由此结识了温济泽。

1946年底,因国民党军队即将发起对延安的进攻,党中央做出战略转移的决策,并决定立即在太行区组建新华社临时总社,并筹建广播电台,以便随时接替延安的文字和语言广播。1947年3月,新华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撤离,温济泽奉命率队赶往太行,在战火中跋山涉水,走了近一个月,走过一千多里,其中有许多是迂回曲折、崎岖陡峭的山路。一路上,他机智勇敢,淡定指挥,冲在前面,照顾同志,最终到达了晋冀鲁豫中央局所在地武安冶陶镇。休息一天后,他和钱家楣一起赶到陕北台的新址——涉县沙河村,钱家楣马上投入播音工作。5月的一天,钱家楣正在播送蟠龙大捷和真武洞祝捷大会的消息,讲到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发动内战时慷慨激昂,讲到真武洞欢庆胜利的时候,又是热情奔放。此时在安寨王家湾的毛主席听完后,吸了几口烟,向前走了几步说:“这个女同志好厉害哟!骂起敌人来义正辞严,讲到我们的胜利也很能鼓舞人心,真是爱憎分明。这样的播音员要多培养几个。”8月,晋冀鲁豫解放区全区开展评功运动,也就是在这次运动中,钱家楣被一致评为一等功臣,并授予一枚奖章,上面镌刻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

(二)

温济泽与钱家楣在一起工作、生活中产生出的爱情火花格外耀眼,太行山见证了他俩的革命婚姻。1948年10月3日,他们的女儿温飚出生在西柏坡。温飚告诉记者,她出生一周后,妈妈即抱她出院回涉县。当时涉县东戍村不满20岁的李中寿牵着马,“妈妈抱着我骑在马上。过滹沱河时水又急又凉,李中寿先蹚着水把我抱过河,因为怕把我放在地上被野兽咬伤或叼走,李中寿就用包襁褓的带子把我绑在树上,然后再回来蹚水扶着马背上的妈妈安全过河。”在涉县才待了一周,又得到情报说国民党军队要袭击这里,于是大家又赶紧疏散。“当时妈妈躺在担架上,怕我哭出声音引来敌人,就把我严严实实地捂在被子里。等到了安全地带,打开被子一看,我险些被捂得窒息过去。待我长大成人后,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讲,你是喝漳河水吃太行山小米长大的,不能忘记涉县老区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后来,李中寿到石家庄工作,几十年里,爸爸妈妈一直同他保持联系,每年新年前父母都给他寄贺年卡,让我代写上祝福的话。”

温济泽、钱家楣非常关注涉县老区的建设,关心当年西戌、沙河村的老房东的生活,多次回到涉县走访曾经工作的地方,看望乡亲们。1980年,钱家楣因调研人民广播史重返沙河村,来到当年播音的窑洞里,走访众乡亲,心情格外激动。因为这里是他们曾经战斗的地方、收获爱情的地方,更有人民群众的呵护,成就了他们的事业。2006年,当得知筹备邯郸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0周年纪念活动时,钱家楣为之欣慰,为活动成功举办,她在京联系有关人员,为西戌红色新闻纪念馆提供珍贵的史料。2009年,钱家楣被涉县西戌镇授予“荣誉村民”称号。

2009年年,钱家楣被西戌镇授予“荣誉村民”称号

(三)

在骨灰安放现场,温飚对西戌镇领导和沙河村父老乡亲说:“涉县西戌沙河这一片太行大地,是我父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们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乡亲们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生前曾多次回到这里看望他们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和健在的乡亲们。我母亲对获得西戌‘荣誉村民’的称号和证书非常高兴,非常珍视,叫我好好收藏。在她难以行走的日子里,好几次叫我拿出证书来给她看。在涉县县委和西戌镇党委支持下,我父母的骨灰在这里安葬,他们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站在父母的墓碑前,温飚深深地鞠躬,轻轻地说,“爸爸妈妈,您们回来了,回到了太行山,您们在这里安息吧。请放心,我会经常回来看望您们和乡亲们,继续着太行山的情缘。” (张志军)

责任编辑:董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