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邯郸特色>>

传承邯郸记忆

2020-08-17 16:23:08 来源:邯郸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传承邯郸记忆

——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综述

编者按: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全市现辖有6个区、1个县级市、11县。从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到战国时期作为我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赵国都城,到汉代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再到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自然资源,传统村落既清晰地记载着一个村庄乃至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根据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市建设局积极推进涉县、磁县、峰峰矿区、武安市44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并组织对已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实施保护的31个传统村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收集汇总,目前,所有列入传统村落保护的村庄均编制了保护规划,实施了有效保护。

一个村落,一份乡愁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遗留和保存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画意境往往是人们对美丽乡村最深的印记和向往。根据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2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44个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为进一步挖掘、整理、抢救邯郸城乡建设文化遗存,继承弘扬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报将推出《留住乡愁——邯郸传统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巡礼》系列稿件,敬请期待。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笔下淳朴自然的乡村田园情景,曾经是我们祖辈真实的生活写照。

随着时代变迁,乡村里的人们陆续搬进了高楼大厦的城里,许多遥远而古朴的村庄如今仿佛不再被需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存在,见证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变,记录着曾经的人们在文化、社会等多维度的活动,和人们的情感相连,承载着你我浓浓的乡愁。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现已获批2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省级各1个),2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占全省名镇名村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些名镇名村在空间形态、历史风貌、形态特征、民居建筑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冀南地方特色,并各自承载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全市有44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1个获中央财政支持),其中,磁县13个、涉县13个、峰峰矿区6个、武安市12个。

历史厚重深沉,祖辈们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奋斗印记凝聚在了一个个逐渐衰老的村落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如何把这些抹不掉、带不走的烙印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记忆”?如何留住这些美好的“乡村记忆”、让一辈辈后来人记得住乡愁?这,正是我们城市的建设者们苦苦求索的。

守护传统,时不我待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名城保护与发展上,我市坚持“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保护与发展兼得并举”的原则,立足于长效保护,明确规定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使名城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市建设局牵头,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编制了《邯郸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串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新华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我市逐步开展了以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风貌格局、重要传统建筑为目标,以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为内容的保护工程项目,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明确由市建设局牵头,联合文物、规划、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着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并结合城市科学研究会,深入实地开展保护工作的指导,扎实做好全市范围内的传统村落的普查、认定、申报、建档、规划编制工作及修缮维护的技术支持、政策研究、计划制定等工作的组织协调。

保护传统村落的工作中,我市还坚持强化保护的顶层设计,坚持因地制宜,保持传统民居建设风貌,本着尊重历史文化、尊重自然文化、尊重古人创造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改善民生、商贸旅游、文化创意等综合开发利用因素的基础上,积极与知名规划编制机构合作,高标准、高水平科学编制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防止出现无序建设、破坏建设风貌特色等问题,确保了传统村落始终保持原有的风貌。

据悉,市政府每年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纳入年度考评事项,强化市级督导检查作用,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施推进,指导各县扎实开展保护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护上,使用好、管理好中央和省给予的支持资金,指导各县严格按照传统村落保护指导意见,开展修缮加固等保护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完成了保护项目的财政预算评审、工程招投标工作,确定了项目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在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住建、财政、文物等部门组织人员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建设项目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方案,对传统村落实施有效的保护。

留住乡愁,任重道远

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创作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中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当下,乡村振兴给人们描绘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这其中,不仅指向物质财富,更通往精神家园。

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些古建筑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出现坍塌,部分已成危房,供水、排水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均不完善;我们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的城市、尤其沿太行山一带,传统建设风貌的资源非常多,但传统建筑方面缺乏专业人才,高水平的建筑施工资质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实施;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新材料和新风格的出现,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大家的保护意识弱,在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上经验不足;村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落后,历史建筑年久失修,居住环境较差,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充满了挑战,唯有正视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提高村民的参与性、吸纳多元化投资主体等方面入手,才能真正推动这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真正守护好这份传统文化、留住乡愁。

“文物是死的,是不能动的。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活的,只要不破坏其历史文化肌理,保持其历史文化文脉的延续,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这样既有可观的经济收益,也能更好地传承。”市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红光说。

下一步工作中,该局将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的调研摸排,扎实做好传统村落资源的调查摸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档案,切实做好风貌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的破坏行为,让传统特色建筑延续发展,保留历史文化遗产。严格保护实施程序,严禁一切有损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协调的建设行为,遵循有关建设程序,条例有关要求,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按期完成。同时,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保护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并利用网站公开重要信息,鼓励社会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记者冀晋萌 袁佳)

来源:邯郸日报
责任编辑:郭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