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邯郸科教文卫

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列报道|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让红色校风代代相传

2021-12-24 07:44: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列报道】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作用

让红色校风代代相传

“大家好!欢迎来到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我是讲解员苏晓意,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讲解……”12月17日,在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学生讲解员苏晓意为前来参观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青年干部们讲解学校先辈们艰苦创业、拯民救国的故事,她的声音抑扬顿挫、落落大方,动作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始建于1983年,位于大名县城北关的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名校区(前身是“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内。该馆以学校的办学历程,特别是“七师”时期的光辉历史为素材,用记事的手法展示历史照片、文字、实物等,为社会各界研究党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2009年,“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殿堂寻初心

走进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的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革命教育家——校长谢台臣的雕像。这是一位正襟危坐的先生,民国的装扮,着长衫,戴便帽,儒雅而坚毅。

1923年7月,直隶省政府批准在大名新建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谢台臣毅然辞去了省议员之职,欣然出任该校第一任校长。

“谢台臣先生如一股激流,震撼和冲击着河北教育界。”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馆长王培杰说。

经过五四洗礼后,谢台臣积极致力于教育革命,提出“以作为学”和“师生打成一片”的教育主张。“先生一面教书、一面学,学生一面学、一面当先生。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这也成为学校后来近百年的传统。”翻检校史,王培杰不禁感叹他的教学理念。

尽管谢台臣竭力为学生们营造了一所花园式的学校,但连年的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革命的风雨在这里悄然涌动。

“七师从诞生的那天起,就聚集了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王培杰说,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惨案,学生们到各街商号宣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支持上海工人罢工。

象牙塔的大门就此打开。学校开始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生开始阅读马列书刊,传唱《国际歌》。

“1926年8月,时任中共豫陕区区委委员兼开封地委负责人冯品毅来到七师任教,在一个又一个的长夜,他借着一盏昏暗的油灯,编写着宣传马列和共产党的新教材。不久,七师成立了读书会,成为学生集中学习革命理论的场所。”王培杰说。

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生了根发了芽。1926年10月,5名同学经冯品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大名七师第一批党员。1927年4月,谢台臣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他同时毅然入党的,不仅有年轻的学生,还有大名七师的几乎整个领导班子——从此,党掌握了学校领导权,为大名七师成为直南革命的一个策源地铺平了道路。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点燃了直南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七师成了有志青年最向往的地方。”王培杰介绍,从农村到厂矿,从地上到地下,从省内到省外,学生党员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大批青年从这里踏上革命征途。

那些血性的青春身影,在晚秋的萧瑟中格外耀眼。

王从吾、平杰三、裴志耕、铁瑛、刘汉生、成润、白映秋、刘镜西……从1923年到1937年,大名七师共招收20个班次915名学生,在他们中先后产生了200多位职业革命者,有40余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如今,每到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社会各界群众、学生代表都会自发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革命精神,重温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红色印记。

七师精神永不褪色

几度浮沉,校址不移。红色精神也在不断挖掘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激励着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王培杰的老家就在大名县,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供职于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名校区,在纪念馆做党史研究工作。

“当年七师革命活动留下的资料不多,要搞清楚这里的主要革命活动并不容易。”王培杰告诉记者,最累的时候,他一边义务宣讲,一边收集七师的党史资料,跑遍了周边各县,拜访了十几位七师先烈的后代。

经过多年的调查访问,挖掘整理,研究分析,反复考证,《大名师范志》面世,七师短暂而光辉的历程得以还原在世人面前。

怎么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王培杰认为,接受革命精神洗礼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参与式、融入式和沉浸式。

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学校从普通表达、历史知识、讲解技巧、礼仪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讲解员进行统一培训,组建志愿讲解队伍,利用课余时间为参观者讲述红色故事。

苏晓意是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名校区学前教育专业2018级的学生,入校之初,她就登上纪念馆的讲解台,感染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做了讲解员之后,我从革命先烈身上学习了很多优秀品质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苏晓意自信满满地说。

学校也在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名校区负责人陈连成说,今年,学校邀请老教师、杰出校友等回校讲述校史故事、党史故事,让学生们透过母校这扇窗,从历史中汲取警示、启示,培育优良的品行,锤炼过硬的作风,让红色校风代代相传。(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