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邯郸武安磁山遗址发现8000年前大量碳化野核桃

    据新华社电 700年前,中国西晋时期张华编撰的《博物志》记载,“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此后,这一说法便成了中国核桃种植的来源。但是考古专家在邯郸武安市距今8000年前的磁山遗址内发现大量已经碳化的核桃壳,证明中国核桃种植并非张骞引自西域。

    史料记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直接促进了古代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入西方,而西域的土产也被带回中国。近代《中国果树分类学》也认为张骞出使西域把核桃引入中国,故有“胡桃”之名。

    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乔登云说,考古人员在对邯郸武安市境内距今八千多年的磁山遗址的多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碳化的核桃壳,而且数量相当可观,几乎所有含有磁山文化堆积层的地层或灰坑中均有发现。

    “有的灰坑中的核桃壳甚至层层堆积,或像碳屑一样与泥土掺杂在一起,一铲子下去黑乎乎一团。因数量较多,以至于不被考古工作者作为文物一一采集。”乔登云说。

    乔登云认为,磁山文化时期的核桃属于野生植物,果实较现代核桃个头小,但在果壳外形及纹理皱褶上与现代核桃十分接近。这表明现代核桃就是由这种原始的野生核桃栽种培育而成,而且至今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林产品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和重视,并作为传统的出口商品对外销售。据统计,目前武安市境内核桃年产量达250万斤。

    “非常难得的是,8000年前的磁山遗址范围内,至今还生长着核桃树。这不仅是磁山原始核桃树真正的嫡传子孙,而且也是磁山先民确曾采摘核桃及其他野生植物根茎、果实维持生计的有力见证。”乔登云说,“这比中国核桃引自西域的说法早了6000年”。

    另外,除了核桃之外,考古人员还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榛子、小叶朴等树籽,有的甚至以专门的窖穴予以储存。在磁山遗址一个编号为H460的窖穴底部,考古人员发现了厚达20厘米、尚未使用的朴树籽堆积。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静超】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