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活农村经济扫描

    本报记者 张路平

    通 讯 员 刘洪涛 李建伟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变化,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难题日益突显:农产品增产难、销售难、农民合作社自身壮大难。如何破解这三个新的难题,邱县做法独具特色,成效显著。近日,记者深入邱县农村采访,一探究竟。

    11月16日一大早,邱县邱城镇南街村的棉农周金华就将自家今年收获的3000多公斤棉花装上了外地的收棉车。他拍着身上的棉絮高兴地说:“一斤四块二,比市场价高出三四角!这正是沾了我们村‘农丰’棉花合作社的光啊。”

    在素有“冀南棉乡”之称的邱县,像“农丰”棉花合作社一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很多。农民们的“抱团发展”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收到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目前,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46家,被评为省级示范社的3家,市级示范社的4家,入会农户数达2万余户,会员和社员人均增收在5000—25000元左右。

    优化种植结构破解“增产难”

    立体种植是邱县振兴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最近推广的种植新模式,新马头镇孝固村村民王宏建4亩半地的西瓜今年挣了3万多元,而西瓜地里套种的花生又让老王增收了8000多元。据了解,采用这种立体种植模式,平均每亩大棚采摘西瓜3500余公斤,花生300余公斤,每亩收入达6000余元。

    为增加农产品投入与产出效益比,邱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复种指数和增加农民收入,该县积极从农村专业合作社入手,有效地对特色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促进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断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流动。

    该县振兴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以棉花、西瓜、黑花生和黑红薯等套种为主,既打破了该县单一的种植模式,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今年该合作社成功实验推广“棉田立体种植模式”,即上有棉花,中有西瓜,下种花生,形成上中下高低搭配种植,这种模式各种作物既不影响,也有互补作用,省工省力,每亩还可以增加近2000元的收益。

    立体种植、棉麦连作等一系列种植模式的更新,不仅改变了农民原有种植单一的状况,而且有效提高了农民运用新技术,种植新产品的积极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组织作用。

    依托“农超对接”破解“销售难”

    面对棉价低落、蔬菜滞销等一系列不断涌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邱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全面提升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水平,有效破解“销售难”。

    该县按照“入社多元化、运营规范化、管理透明化、监督服务经常化”工作思路,组织帮助绿色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不断规范、提升,促其做大做强。结合该县实际,选择了邱县锚寨柴鸡专业合作社等12个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农技、农经业务骨干搭配组成6个包扶小组,每组包扶2个合作社,帮助合作社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运行机制。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静超】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