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美好新生活 ——邯郸市扶贫工作综述
河北新闻网
2012-03-05 10:15
来源:邯郸日报
责任编辑:王静超
【字号

本站搜索

   

 借助政策支持,涉县刘家庄村贫困户贾小春种植的柿树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杨扬

    贫困地区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原来的小平房变成二层小洋房,原来的打工仔也变成小老板了……经过近十年来的扶贫开发,原先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红火,日子变得越来越有奔头。

    前不久,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扶贫标准提高到了年人均收入2300元。这样一来,我市纳入扶贫范围的人口大幅增多,由原来的58万人,变成了现在(初步统计)194.6万人。面对这一新增的庞大贫困人口数字,为了更好的迎接挑战,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十年的经验,看我们应该怎么办?

    “内促”+“外转”

    馆陶县的贾笃文把自家房屋腾出来做鸡舍,从借钱买的200只雏鸡开始做起,聘专家,跑销路,2009年实现蛋鸡存栏80000只,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有限公司。随后,他又收购养猪场成为市里的扶贫龙头企业。先后投资150万元引进了爱尔兰长白等新品种,公司直接间接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4000多人,人均增收300元,年可增收120多万元。不仅贾笃文自己成了十里八村的“能人”,也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共同致富路子。贾笃文的创业故事就是“内促”一个生动例子。所谓“内促”,就是通过培育产业进行扶贫。

    “内促”与“外转”双轮驱动,贫困农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快增长。

    近十年来,我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1608万元进行产业扶贫。在这个过程中,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周转畜、周转棚“两周转”为主要载体,把扶贫工作做到村、把项目扶贫做到户,取得了显著成效。投入4984万元建蔬菜大棚9094个,投入655万元种植中药材12000亩,投入232万元种植经济林13658亩;投入15737万元发展养猪、养牛、养鸡、养鸭、养羊等养殖业项目,形成了13个规模较大的扶贫产业片区。像大家所熟知的涉县核桃、馆陶蛋鸡等产业区。

    “外转”,就是将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培训后转移到外地务工。几乎每年春节前后,都能在各乡各村看到成群结队的农民工兄弟外出打工的身影。十年间,共投入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资金1330万元,有组织输出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9万人次,真正达到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到2010年,涉县、魏县、大名、广平、馆陶等5个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了5373元、4696元、4295元、5097元和5087元,基本上是十年前收入的两倍。

    “专扶”+“共扶”

    “这农村怎么才不穷?少生孩子,多修路。”正如这句俗语所言,路修到哪里,就富到哪里。我们发现,基本上现在还处于国家贫困线以下的地区,往往是那些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欠缺的地方。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就是当时广平县十里铺乡贾庄村的写照。车进不去,货出不来,粮食只能人挑肩扛才能运回家,吃水全靠从县城和别的村拉水吃,老弱病残、没劳动力的村民只能吃苦水。为了解决贾庄村“吃水难”,“行路难”,相关部门争取扶贫资金70余万元,帮助村民完成了大棚蔬菜、打井、修路、安装自来水管道。没多久,扶贫办又引导全村人种大棚。货车源源不断地把蔬菜运出去,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这是“专扶”与“共扶”协调用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领贫困地区脱贫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市有效凝聚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力量,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实施了整体建设和完善,贫困农村发展基础得到明显增强。

    近十年来,专项扶贫资金14343万元,全市贫困村打井2187眼、建水池(窖)6535个、修路808公里、架设电线31500米、建沼气池4526个。56个村的娃娃们从此有了自己的校舍,29个村有了自个的图书阅览室,42个村的乡亲们不出家门就可以到卫生室看病……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全市贫困村基本上实现了:村里的路通了,电话有信号了,有水吃了,有村里的卫生所了、有文化活动中心了,娃娃们上学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

    省直单位,市直单位,县直单位,分别定点对口帮扶贫困县、村,共投入资金8260.4万元,捐赠物资折款2988.2万元,协调引进资金6804.5万元,有效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十年间,30多个中小扶贫协会企业,累计投资420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8个,扶持贫困户2.1万户,使7万多贫困人口脱了贫。

    “扶贫”+“保障”

    “新农合”、“农村医保”……在这十年间已经由老乡口中的“新鲜词”,变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改善着他们的生活。涉县西豆庄的李大爷,就因为新农合看病省了两万多元。

    2007年,涉县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大扶贫大保障机制。经过三年多的发展,2010年我市在5个重点县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扶贫与保障有机结合,建立了扶贫保障的多元机制,最大限度地解决民生问题。

    近十年来,“扶贫”与“保障”有效衔接,弱势群体民生福祉得到极大改善。我市先后共投入15498万元资金,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涉县地处深山区、自然条件差的60个行政村的112个自然村、3581户、11098人口,进行了大规模的异地搬迁,改善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了贫困。

    与此同时,全市开展大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群众的看病难题;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开展贫困大学生、高中生资助活动;加强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社会救助,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随全市人均生活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农村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得到扶贫等优先扶持,残疾人保障事业不断增强。

    “输血”变“造血”

    “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十年来,“科技”与“培训”双管齐下,贫困地区内生力量得到显著提高。

    不论是广平县未来农业扶贫示范园,还是涉县扶贫开发养殖园区,都积极发挥科技示范推广功能,推动了当地贫困村种、养增收项目的发展,这是我市实施科技示范工程的成功案例。

    几年来,5个重点县与民营企业合作建成了12个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示范效果好、带动能力强的扶贫科技示范园区,逐步形成了县有科技扶贫示范园区、乡有科技扶贫示范村、村有科技示范户的多层次科技扶贫示范体系。

    同时,“请进来,送进去”,将科技扶贫落在实处。

    “请进来”,就是各级扶贫人员组织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及大中专院校的专家集中办班或到田间地头,对贫困群众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走出去”,组织贫困村干部和种、养带头人到发达和先进地区参观学习。

    “送进去”,将农村富余劳动力送到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接受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村干部和农民素质,增强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近十年来,共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630期,培训贫困群众16万多人次,使多数贫困家庭能够掌握1至2项生产管理技术;共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班376期,经过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18490人次。

    近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扶贫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按照国家2000年(865元)和2010年(1196元)两个扶贫标准衡量,我市农村77.68万人口实现脱贫,其中扶贫重点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64.0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5.33万人,减少38.69万人,贫困人口比率从2000年的9.31%下降到2010年的3.83%。

    如今,站在新的起跑点上,让我们策马扬鞭,创造新的辉煌!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