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邯郸图片新闻

武安傩戏:人“神”共舞闹元宵(组图)

2017-02-13 10:35:16 来源:邯郸晚报

武安傩戏:人“神”共舞闹元宵(组图)

表演傩戏的孩子在化妆

几百名舞者带着造型夸张的各式面具,画着色彩浓艳的怪异妆容,随着铿锵锣鼓腾挪跳跃,舞姿粗犷豪放、古老稚拙,甚至透着一丝诡谲,仿佛把人带向悠远而神秘的时空……正月十五,气势恢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固义傩戏“捉黄鬼”如期上演。

下面,请您跟随记者的笔触,走进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一同领略这里傩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人文内涵。

正月十五清晨,皓月犹挂天际。

记者穿过固义村口明清时期的石拱门洞,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走在曲曲弯弯的街巷,但见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石板路泛着幽幽冷光,倒映着岁月沧桑。月光下,保留着不少明清建筑的固义村古雅质朴,充满神秘色彩。

“傩戏演出从正月十四‘请神’开始,正月十六‘送神’结束,队戏、赛戏、花车、旱船、舞龙、霸王鞭、武术等民俗节目轮番上演。其中,正月十五的‘捉黄鬼’是整个演出的核心。”村民们告诉记者,“捉黄鬼”是一出沿街表演的哑剧,带妆参演人员达四五百人,加上各种辅助人员共上千人。

固义现有村民750户,3000人,傩戏主要由村里40个社首组织排演,演出资金由村民集资。除“黄鬼”外,所有演员都由本村人义务承担,几乎家家户户参与,且主要角色相对固定,属家族世袭。

傩戏在固义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傩戏开演前,有演出任务的村民即使身在外地,也一定会赶回来。

正月十五凌晨两点,演员们开始化妆。背插三面靠旗的“探马”跃身上马,挥鞭疾驰,跑至村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界祈福迎神;“阎王”派来捉拿“黄鬼”的“大鬼”和“二鬼”,走遍村子大街小巷驱除邪祟,是谓踏边。

8时,好戏上演。喧闹的锣鼓声中,两名威风凛凛的“探马”策马扬鞭、靠旗猎猎,伴着清脆马铃声,沿街开路;妆容狰狞怪异的阎罗鬼差“大鬼”、“二鬼”和“跳鬼”只穿单衣短袖,走到街上摆弄出勇猛无畏的姿态,跳着古拙诡异的舞步。几十名手持柳棍的年轻村民簇拥“鬼差”高声呐喊,在村里来回巡查,捉拿四处躲藏的“黄鬼”。

“黄鬼”代表忤逆不孝、无恶不作的人,也象征天灾、瘟疫等不祥之事。扮演者身着黄衣,全身涂黄,扮相猥琐,四肢各“插”一把利刃,“鲜血”淋淋。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李珊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