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邯郸区域新闻

峰峰矿区全域拆违、棚户区改造连续报道之二

2018-05-18 10:09:31 来源:邯郸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70天的蜕变

2017年8月下旬,峰峰矿区启动“全域拆违、全域修复”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将拆违、修复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个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各单位争分夺秒、紧锣密鼓、持续奋战,“5+2”“白加黑”成为常态。270天,集中拆除违建500余处,317.42万平方米,城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考验,上下齐心促推进

“建设用地异常紧张,‘双违’丛生、屡禁不止成为‘转型升级、绿色崛起’进程中的突出矛盾,要建设经济强区、美丽峰峰,就必须搬掉‘双违’这个拦路虎、绊脚石!”去年8月,峰峰矿区区委书记牛颖建主持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全面部署“全域拆违、全域修复”整治攻坚行动。“各级各部门要借势而动,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行动!”

该区迅速成立了以区委书记牛颖建为政委、区长陈珍礼为指挥长的峰峰矿区“全域拆违、全域修复”综合整治攻坚行动指挥部,指挥部下设违法建设整治分指挥部、道路边(公路边、铁道边)整治分指挥部、违法占地整治分指挥部、河道边整治分指挥部、农村拆违分指挥部。

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该区实行区级领导包片(路段)责任制,制发了《峰峰矿区“全域拆违、全域修复”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峰峰矿区“全域拆违、全域修复”集中整治攻坚周实施方案》《峰峰矿区“城、乡、村”交界地带“五个三”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专项方案,要求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以依法规范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秩序为目标,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综合整治”的原则,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全区内违法建设行为从快、从严进行集中整治,不断将“全域拆违、全域修复”工作纵深推进。

担当在心,重拳治违除顽疾

在峰峰发展的蓝图中,到2020年,城市修补取得明显成效,将完成6条主城区道路改造;2200余户棚户区和66个老旧小区基本改造完成,建成2个工业遗址公园和2条特色风貌步行街区,实现老工矿区有机更新;重点区域实现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29%、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

不破不立。违法建设、违法占地是城市发展瓶颈。要实现美丽蓝图,首先要打破制约,大力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

“各级各部门要做到一个不落抓排查、一鼓作气拆到位、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环紧扣一环拧,全面决战决胜‘全域拆违、全域修复’攻坚。”区长陈珍礼反复强调。

坚持网格摸排,推进拆违“零死角”。该区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依法推进,把拆违战场由“一区三边”向全区扩展,对全区所有违法建设和违法占地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建立违法建设“一张表”和“一张图”,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一旦确定为违法建筑,立即建档立卡、拆除销号,确保不遗漏一处。

坚持硬起手腕,强势打开拆违局面。遵循“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原则,维护拆违政策的公平性和统一性。

拆违过程中,结合排查底账和群众举报线索,加强督导巡查,按照“四个不允许”(决不允许拆小不拆大、决不允许拆民不拆官、决不允许拆软不拆硬、决不允许拆明不拆暗)的整体要求,对手续不完善或不符合城乡总规(2013年—2030年)的私搭乱建、超期临建等违法行为,不讲条件、不讲客观,拆除到位、清零到位。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把拆违铁腕向建成区、农村、工矿社区延伸,为新区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做优结构提供广阔土地空间。

工作中,该区创新性提出“三先三后”工作法,即先造势后拆除、先拆公后拆私、先拆易后拆难,促使拆违从政策解释、宣传造势,到破冰成功、连片推进,呈现紧张有序、环环相扣态势。坚持用好短、平、快、准“四字诀”,保持推进力度只增不减,对剩余“钉子户”形成无形压力,很多钉子户感受到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自动腾清房屋,等待工作队来拆除。

真情为民,铁腕护百姓利益

“违法建筑,不仅侵占了公共资源,也危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对违建者的纵容,就是对绝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损害。面对‘钉子户’抵抗,政府是进是退,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有敢于碰硬、敢于拔‘钉子’,成功消除阻力,老百姓才会信服。”区长陈珍礼态度坚决。

在依法拆违工作中,党员干部“打头阵”、“当先锋”,一旦涉及到自家和亲朋好友,主动动员带头拆除,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区委、区政府的拆违决心,提升了群众拆除违建临建和有碍观瞻建筑的自觉性主动性。对不理解拆违的群众,坚持和风细雨式工作法,党员干部多次上门入户,白天见不到人,就等晚上群众下班回来;吃了“闭门羹”,就在群众家门外耐心等待,有一点儿希望都不放弃,有一丝机会都不放过。广大干部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感化和说服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获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从“要我拆”变为“我要拆”。矿区西固义乡赵庄村,仅仅在“全域拆违、全域修复”工作开展的第二天就实现拆违25处、面积750平方米,三天时间拆除违建1500平方米,且拆违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做到了和谐拆违、稳定拆违。

“其实,要说诀窍,就是把群众装在心里,按着既定目标,一天天做好自己的工作,与拆迁户一户户去谈,像钉钉子一样,一锤一锤钉下去。”峰峰镇人大主席王明杰说。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巨,拆违之后,如何尽快恢复、修缮好楼体和空地,是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我们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维护好百姓的利益,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一刻不能松懈。”

一场蜕变,长效机制确保成效

一鼓作气、铁腕拆违,这不仅来源于“打铁自身硬”的硬气,更来源于工作方法的优化和区委、区政府的强大后盾保障。

该区进一步健全巡查网格,建立区、镇、村三级巡查网格,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全覆盖监管,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切实做到“早发现、快拆除、严打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执法联动拆违,力争解决历史遗留顽疾,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拆除整治工作格局;按照“尊重历史、依法依规、考虑困难、给予出路、制定预案”的思路,分类处理其他违法建设,等等。

在全力推进拆除违建同时,矿区坚持集中攻坚压茬推进,以一环紧扣一环的力度,围绕拆出的空地和裸露土地,扎实做起修复这篇大文章,确保达成还空间于民、还绿地于民的根本初衷和最终目标。

一场蜕变,悄然发生。

因各类违建堆砌造成的拥堵、脏乱街路,变了。按照“快拆、快清、快修复”思路,对拆出的空地和道路两侧裸地,植绿补绿、节点打造、服务区建设同步跟进,路域环境明显提升。

因各类石料厂、白灰厂聚集而造成满目疮痍的鼓山,变了。近年来,该区全面实行禁采,叫停所有矿山企业,划定生态红线,对破损山体采用挂网覆土、客土回填等手段,增加植被覆盖率,目前已累计投入7.6亿元,启动修复16座破损山体,面积5000多亩。响堂山森林公园等一批公园建成开放,昔日荒山、矿山摇身变成青山、“景山”。

因采煤而造成的120平方公里沉陷区,变了。该区连续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完成治理项目26个,面积6万亩,先后完成牤牛河等水系生态再造,筹建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启动修复南留旺滨河岛湿地、大峪林浩宝峪生态园,这些绿色湿地已成为峰峰的“城市绿肺”。

峰峰人,正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峰峰人,正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记者 冀晋萌)

责任编辑:董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