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邯郸区域新闻

“丛台十问”助推改革创新

2018-09-19 10:24:02 来源:邯郸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丛台十问”助推改革创新

——丛台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系列报道之三

唯改革者胜,唯鼎新者强。近年来,丛台区坚持从破解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入手,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自下而上、由内而外地进行自主创新改革,通过实施丛台十问、三问计三提升、双定双修一提升、精准扶贫防返贫、三深挖三审核三彻查、基层治理善治模式等六项创制性举措,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活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民富区强的魅力新丛台正迈着坚定步伐,大步走来。

经济改革让营商环境更有亲和力

改革要与发展相匹配。推进改革就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丛台区直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协同发力,努力取得新突破。

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开展“双定双修一提升”,公务人员定职责,民营企业定边界;政与商“亲”,在履职尽责中为企业修“路”,疏通企业发展“中梗阻”;商与政“清”,在做大做强企业中修“心”,助推区域经济腾飞。搭建“1+4”工作平台,开展全民廉洁教育,建立完善联系、沟通、容错、惩戒四项机制,进一步优化政企服务。目前,已在区国地税、公安、行政审批、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试点,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

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不断创新审批方式,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在全省率先、创新性建立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介超市”,中介服务收费平均降低20%以上,平均办结时间缩短40%以上,行政审批办结时限平均缩短30%以上。目前,丛台区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15家,新增市场主体5297户。流程优、服务好、成本低、效率高、形象佳的营商环境已初步显现。

探索城郊型乡村振兴之路。从抓好城郊型乡村角度出发,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以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都市农业为支撑,坚持“五化”并联推进,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成立农宅合作社,使村民闲置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目前,紫山由无人问津的秃山、荒山,变成年游客量达20余万人次的休闲景区;成语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已具雏形;农宅合作社作用已初步显现,村民户均年增收1800多元。

民生改革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是否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已成为改革成效评价标准之一。丛台区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入手,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就织密民生保障网,大力增进群众福祉。

设立“捐资助教爱心专户”,积极鼓励和组织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对具有丛台区户籍的贫困学生分阶段定标准进行救助,确保不让一名丛台区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目前,共救助学前贫困幼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中小学生334人,救助贫困大学生40人,救助资金共达55万余元。

推进“健康小屋”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健康邯郸、健康丛台”战略部署,创新推行健康互动服务新格局,社区居民健康指数、归属感、幸福感稳步提升。目前,共建立105家“健康小屋”,签约18.9万家庭医生,重点人群覆盖率达60%。

构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挖丛台文化,讲好丛台故事,浓厚“我是丛台人,我为丛台而自豪”氛围,深入推进文化站(室)建设、编纂丛台文化丛书、建设丛台文史馆,全年新建标准文化站16个,文化大院14个。邀请“中国成语印王”杨桂臣老师精准文化对接,免费培训一批三陵乡当地的“成语印篆刻艺人”,首批学员已实现创收。

实施“1+4”产业扶持与社会保障体系精准扶贫防返贫,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强化保脱贫、防返贫举措,切实增强贫困家庭创业、就业能力。“1”是突出产业扶持,“4”是构建“零缝隙”医疗救助、“全学龄”教育资助、“全方位”危房改造保障、“多样式”防灾解困四大保障体系。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采取产业扶持、政策保障,力争年内实现未脱贫户全部稳定脱贫。同时大力推行精准防贫保险,从而兜牢贫困户最后底线,防止因病、因学、因灾等返贫。据了解,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9户,截至2018年1月,已脱贫203户,脱贫率达82%。

基层治理改革让治理能力现代化

丛台区从老百姓日常小事抓起,坚持问题导向,在消除存量问题与管控增量问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人大代表家(站)。建立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专职常委分包代表家(站)、代表家(站)联络员制度,设立代表集中活动日,建立代表和群众之间的稳定联系通道,进一步加强代表和群众之间的天然联系。通过人大代表家(站)平台,代表联系选民共有300余次,代表家(站)组织代表活动50余次,提出建议170余条。

构建基层治理善治模式。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提升完善、全面推广”原则,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紧密结合实际,确定试点社区(村),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党建+服务、党建+法治、党建+德治丛台基层善治模式。目前,人民路街道光明社区、和平街道西南庄社区等一批基层治理善治模式的先进典型正在逐步涌现。

构建大气防治网格化治理模式。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村片(小区)四级网格监管和网格监督员监管的双重环境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每周召开网格化专题会议,保证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今年以来,丛台区率先完成示范区周边128家VOCs企业外迁工作,并通过市级验收,市领导作出肯定批示。(通讯员宋会娱 王倩倩 记者孟令卫)

责任编辑:董源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