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素质教育邯郸版本解读 ——全市教育工作综述之素质教育篇

    本报记者 冀晋萌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教育改革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不能仅仅挂在墙上,要研究具体目标和实施途径,要保证将其落到实处。”正如市教育局局长赵浩军所说,我市教育系统始终把培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终极目标,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

    拓宽素质教育渠道,为学生铺就成才之路

    丛台区逸夫艺术小学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但它却拥有文学艺术、书画社、棋社、合唱队、舞蹈队、乐团等33个社团。孩子们通过自由选择参与其中,快乐活动,快乐成长。

    课本以外的世界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我市教育系统在保证课堂主渠道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博物馆、气象站、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教室,接触自然,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我市的多数学校都像逸夫艺术小学一样,拥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社团。每天下午的第二、第三节课,是学生们上校本课和进行社团活动的固定时间,那是孩子们一天中最向往的时光。他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充分张扬个性,释放灵性,获得积极的成长。

    为此,我市在各学校大力推进高标准图书馆、运动场、演艺厅、“六艺室”(木艺、纸艺、陶艺、铁艺、厨艺、布艺)建设,为学生动手动脑提供锻炼的机会,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创新素质教育载体,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

    2007年,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锻造学生坚强毅力,我市提出让每个学生拥有一至二项运动爱好和艺术爱好的“双爱好”思路。2010年初,我市教育系统又广泛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将素质教育目标进一步具体化,被称为“素质教育的邯郸式解读”。

    “十个一”即: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创新精神)、一种好能力(实践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才艺、一生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方好人气、一个好成绩,努力做到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现在,在我市的各个学校里,“十个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形式走进课堂,以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形式吸引着孩子们。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静超】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